
早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黄金治疗窗口期”,通常指出现症状后的3-6个月内。
狡猾的起病,症状可能很轻微,呈“飞来飞去”的游走性病痛,容易与劳损,骨关节炎混淆。典型的“晨僵”,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不便,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甚至1个小时以上。热水淋浴或活动后可以缓解。关节肿胀与疼痛,常见于手腕,手掌的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呈现对称性分布。关节肿胀是由于滑膜发炎,增生所致。影像学表现,x光片上可能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和骨质疏松,但尚未出现骨骼的侵蚀性破坏。这一时期要快速控制炎症,实现临床缓解,阻止疾病进展。
第二部:中期——攻防拉锯,固守防线
如果早期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疾病会进入中期。此期是炎症与破坏并存的“拉锯战”阶段,通常在病程的数月至数年之间。
持续的炎症,关节肿痛和晨僵持续存在,范围可能扩大,影响到肘,肩,膝,踝等多关节。结构损伤出现,这是中期的的标志。持续的滑膜炎像“腐蚀性液体”一样,开始侵蚀关节软骨和骨骼。影像学表现上,x光片上出现骨质侵蚀和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就像被虫蛀的木头,出现了结构性的损伤。轻度功能障碍与畸形,可能出现轻度的关节畸形,如手指的轻度尺偏。日常活动如握笔、拧毛巾开始感到困难。这时期要控制残余炎症,延缓或阻止新的骨侵蚀,保护关节功能。
第三部:晚期——持久战后的修复与重建
晚期类风湿关节炎以不可逆的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
广泛的关节破坏,多关节出现软骨和骨缺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关节被纤维组织或新骨“焊接”在一起,失去活动能力。典型关节畸形,出现诸如“天鹅颈”、“纽扣花”、尺偏畸形等固定畸形。下肢关节受累可能导致行走困难。功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巨大挑战,穿衣、吃饭、行走都可能需要他人协助。伴随症状,可能出现类风湿结节、间质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等关节外表现。这时应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三个时期,是一场从“主动进攻”到“积极防御”再到“智慧共存”的战略演变。无论处于哪一阶段,都不应放弃希望。现代风湿病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早期达标、中期控制、晚期重建”成为可能。不惧类风湿,让您掌握生活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