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医食同源,食物用得适当也可以对疾病的恢复起很大作用。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很重视饮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有关类风湿患者食疗的知识。
1、粗大鳝鱼4~6条,黄酒适量,阴干剖去脏,熔研细粉,瓶贮备用。每次鳝粉10~15克,黄酒2~3匙,开水冲服或调粥服,每日服2次,2个月为一疗程。鳝王祛风力强。作用:补虚助力,通利血脉,善治三痹。
2、枳棋0.5公斤,白番鸭肉1公斤,植物油1匙,黄酒3匙,炖鸭酥烂,喝汤,吃肉及果,分2~3天吃完。枳棋果祛风除湿,润五脏,利筋骨,治风湿筋骨痛。
3、狗(或羊)脚肉连骨2公斤,植物油、生姜、葱白少许,干桔皮2只,桂皮10克,花椒少许,红干辣椒1只,黄酒、细盐、酱油适量,小火烧至狗(羊)肉酥烂,作佐膳食。狗(羊)肉性热,功能暖胃益肾,补虚除寒,暖腰膝,助脚力,对肾阳虚腰膝冷痛之寒痹,食之最宜。
4、蜜饯黄精:干黄精、蜂蜜各200克。将黄精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浸泡发透,用文火煮至熟烂,晾干,加入蜂蜜,煮沸,调匀即成。每次20~50克,宜常食。
5、黑大豆1公斤,松节200~300克,黄酒250克,用小火将黑豆煮至酥烂,收水晒干。每次50粒黑大豆,随时嚼食,每日3次。作用:补脾肾、强筋骨、通血脉,祛风湿,除骨寒,可治寒痹。
6、五加皮50~100克,糯米500~1000克。将五加皮洗净,加水适量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只煎取2次。再将煎液与糯米同煮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天随量佐餐食用。本方治疗湿邪偏胜,重着酸楚的湿痹。
7、辣椒、生姜、大葱各9克,同面条煮食,趁热吃下,以出汗为度,每日2次,连服10日,本方治疗寒型顽痹。
8、五加皮醪: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将五加皮用水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共取2次,将糯米放入煎液内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入酒曲,拌匀,发酵成酒酿。本品可供佐餐。作用: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9、炖牛髓:牛髓骨500克,熟地黄50克,黄精50克,盐适量。将牛髓骨洗净劈破,与熟地、黄精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武火烧沸,后文火炖至熟,加盐调味即成。髓肉与汤同食,每日1次,晨起空腹食用,每次约1饭碗,宜常吃。作用:健脾胃、益肾精,强筋骨。
10、核桃芝麻骨髓粉:牛骨髓粉500克,核桃仁500克,黑芝麻炒后研末,与牛骨髓和匀,临服时加入适量白糖。每次9克,每日3次。作用:强身健骨,滋补肝肾。
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自采用RA-活性肽净血祛炎体系:以来成功治好了数万计类风湿患者,康复率高达95。3%,打破了同行业康复率医学记录。
近年来,医疗界对268974关节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证实免疫疗法是治疗关节炎效果最好的方式,免疫疗法结合丰富生物活性成分、高溶解吸收、吞噬病变细胞、激活体内的活性免疫应答等特性,将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病变因子通过微创方式快速分化与消融,并修复受损组织,促进健康滑液再生、调节机体免疫平衡来达到快速止痛、恢复正常活动功能的显著疗效。
温馨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免疫系统疾病,成都京研风湿病专家冯文明医生提醒患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要轻信特效药、偏方、祖传秘方等,应到风湿病专业治疗机构,科学、系统的检查并治疗。盲目用药会使病情加重。请患者科学诊疗!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