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间:8:00-17:30(节假日照常门诊)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注焦点话题

查看更多

双腕同时疼别当劳损!可能是类风湿发出的预警

日期:2025-09-24 09:42:33

  “最近总觉得双手腕发僵,打字没多久就又酸又疼”“抱完孩子后,两个手腕一起疼,贴了膏药也没好转”——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双腕关节同时疼时,第一反应是 “劳损了”“得了腱鞘炎”,可若这种疼痛反复出现,还伴着晨起僵硬,就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简称 “类风湿”)发出的预警信号,不少人正因误判耽误了早期干预。

  先搞懂:为什么类风湿会盯上双腕关节?类风湿的核心是 “自身免疫性炎症”,这种炎症最爱 “对称攻击” 全身的小关节,而手腕恰恰是小关节密集的部位 —— 腕关节里有 8 块小骨头、多个关节间隙,类风湿炎症会悄悄侵蚀关节滑膜、软骨,导致关节充血、水肿,进而引发疼痛。更关键的是,类风湿的炎症具有 “对称性”,所以常出现 “双手腕同时疼”,而非单侧疼痛,这和劳损、腱鞘炎多为 “单侧受累” 有明显区别。

  很多人会把双腕疼误归为两类情况,恰恰是这些误判让类风湿被忽视:一类是 “劳损”,觉得是长期用电脑、做家务导致的肌肉紧张,可劳损引起的腕疼多是单侧,且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明显缓解,不会伴随晨起僵硬;另一类是 “腱鞘炎”,腱鞘炎虽可能双侧发作,但疼痛多集中在腕部 “发力点”(如桡骨茎突处),按压时痛感明显,且不会连累手指关节,而类风湿引起的腕疼常伴随手指(尤其是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的酸胀、僵硬。

  那么,怎么区分 “双腕疼是不是类风湿信号”?记住三个核心特征:第一看 “对称性与持续时间”:若双手腕同时疼,且疼痛持续超过 2 周,休息后没有缓解,反而晨起时更僵(晨僵时间超 30 分钟,甚至 1 小时以上),要高度警惕 —— 这是类风湿炎症的典型表现,因为夜间炎症物质堆积,晨起时关节 “黏连感” 更明显。

  第二看 “伴随症状”:类风湿引起的腕疼,常带着 “额外信号”—— 比如手指关节同时发肿、按压疼,或脚踝、膝盖也出现对称疼痛;部分人还会觉得乏力、没精神,甚至偶尔低热,这些全身症状是单纯劳损、腱鞘炎不会有的。

  第三看 “活动影响”:若腕疼慢慢加重,开始影响日常动作 —— 比如拧毛巾用不上力、握笔时手腕发酸、提重物时疼痛加剧,可能是类风湿炎症已经开始损伤关节功能,别再拖延。

  别小看类风湿对腕关节的损伤:若炎症长期不控制,会慢慢破坏腕关节的软骨和韧带,导致关节变形(比如腕关节向尺侧偏斜)、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弯曲手腕,连穿衣、吃饭都受影响。更重要的是,腕关节只是类风湿的 “首发部位” 之一,若不及时干预,炎症还可能扩散到其他关节,增加全身关节受累的风险。

  遇到疑似信号该怎么做?首先别自己随便贴膏药、吃止痛药 —— 很多止痛药会掩盖症状,耽误诊断;其次及时去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会通过 “血液检查”(如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 “关节超声”,判断是否为类风湿炎症;在等待检查期间,尽量减少腕关节负重,避免长时间用电脑、做家务,可适当用温水泡手(水温 38-40℃),缓解僵硬感。

  双腕关节同时疼不是 “小毛病”,它可能是类风湿在身体上划下的 “第一道痕迹”。学会正确识别信号,早排查、早干预,才能避免炎症进一步损伤关节,守住双手的灵活与功能。